- · 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栏[06/28]
- · 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收[06/28]
- · 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投[06/28]
- · 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征[06/28]
- · 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刊[06/28]
整体式铝合金模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模板体系是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,而铝合金模板、木质模板等特点不同、适用范围不同。通过对模板体系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,可促进模板工程工艺的进步,降低成本。铝
0 引言
模板体系是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,而铝合金模板、木质模板等特点不同、适用范围不同。通过对模板体系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,可促进模板工程工艺的进步,降低成本。铝合金模板的应用,节省木材的用量,倡导绿色施工模式,对于发展低碳社会意义重大[1]。本文以整体式铝合金模板为例,分析其经济效益,论证该模版体系的应用优势,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。
1 整体式铝合金模板组成
整体式铝合金模板分为墙模、板模与梁模三种类型,模板体系内包括模板、支撑体系、紧固件与其他附件。其中,墙模板由墙身模板、背楞、起步板与对拉螺杆等构成,板模板由板底模板、龙骨梁、支撑头与顶角模等构成,而梁模板由梁底模板、梁侧模板、梁底支撑与对螺杆等构成。整体式铝合金模板为早拆模板,可将长跨模板承重变更为短跨承重,在施工任务结束后按序拆除支撑体系与模板体系。将铝合金板按照规定标准制作各类标准化组件,模板间用销钉进行连接,相同规格的构件模板可通用。同时,模板中的立杆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当调节,而钢管顶部和模板的连接部位也可直接用早拆头进行连接即可。基于此实现整体式铝合金模板的早拆,提高施工效率,加快进度。
2 整体式铝合金模板应用优势
整体式铝合金模板应用优势主要如下:①性能突出,铝合金模板系统制作材料均为高强度铝合金材料,强度高,承载能力强;②施工便捷,建筑结构主体水平与垂直结构精准度高,剪力墙与楼板底部混凝土面平整,便于饰面与清水,施工现场无须机械辅助,只需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培训便可上手;③施工进度快,整体式铝合金模板采用工厂标准化生产,按照图纸进行组装即可,直接节省安装与拆卸时间[2];④铝合金模板系统生命周期长,周转频次高,节省人力与材料费用;⑤一体化作业,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,实现模板的标准化、模数化与体系化,而墙膜、顶模与支撑系统也可一次性浇筑。
3 实例分析整体式铝合金模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
某保障性住房工程分为四个区块,包括13 栋住宅,配套设施有幼儿园及其他商业设施。1 号地块分布有3 栋住宅,2 号地块设置为幼儿园,3 号地块分布有6 栋住宅,而4 号地块分布有4栋住宅,住宅建筑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,层数为22~34 层,标准层高度为2.8m,总占地面积为.286m2,总建筑面积为.36m2。该项目选用整体式铝合金模板体系,施工流程如图1 所示。
图1 整体式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流程
3.1 模板配置与拆除
3.1.1 模板配置
该工程整体式铝合金模板配置方案如下:模板主系统1 套,楼板底支撑3 套,梁底支撑4 套,悬臂结构底支撑6 套。
3.1.2 拆除时间
拆除时间设置如下:24h 后拆除梁侧模、墙模与柱模;36h 后拆除模板模;12d 后拆除板底支撑结构;14d 拆除梁底支撑结构;28d 拆除悬臂底支撑结构。
3.2 施工验算
本次验算取值如下:固定荷载系数为1.35,活荷载系数为1.4,活荷载4kN/m2,模板自重为0.5kN/m2。该工程选用6061-T6铝合金,其抗弯拉强度为240MPa,抗剪强度为95MPa,弹性模量为6.9×107kN/m2。工程选用钢管型号为Q235B,抗弯、抗拉与抗压强度为215MPa,抗剪强度125MPa。
3.2.1 楼面铝合金标准板计算
楼面厚度取值100mm,混凝土密度取值25.1kN/m3。
楼面最大压力计算:
经验证,剪应力与挠度等均符合标准。
3.2.2 钢管(φ48×2.5 圆通)支撑计算
该工程中的钢管支撑结构均按照内外套管形式进行布设,φ60×2.2 圆通套住 φ48×2.5 圆通。因 φ60×2.2 截面特性更强,为此本文只对φ48×2.5 圆通进行验证计算。
计算取值如下:
3.3 施工工艺
3.3.1 墙、柱铝合金模板安装
①墙、柱模板需按照先内墙后外墙工序进行。内墙模板安装从内角膜或墙头封板开始,在安装外墙模板前必须先做好导墙板安装,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,将其锚于混凝土结构中,后对模板垂直度与平整度进行检查[3];②预留洞口以备模板安装,确保洞口周边模板与墙模板连接稳固、平顺,预埋件与预留孔洞施工偏差如表1 所示;③墙、柱模板安装结束后需对对拉螺杆先进行紧固处理,后在对拉螺杆外侧与转角位置加装背楞;④安装斜向支撑结构,对墙模板与柱模板的平整度、垂直度进行检查,符合标准即可开始墙顶边模安装。
文章来源:《计算机产品与流通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cpylt.cn/qikandaodu/2021/0624/1601.html
上一篇:浅谈数字孪生
下一篇: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